image
20190420

蔡總統的貿易協定盤算 可以更精明

 蔡英文總統非常親美,當然也很想讓台灣經濟緊密聯結美國市場,因而近期她一再倡議台美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其實,當前因川普政府堅持「美國優先」,所以台美即便簽成貿易協定,對台灣也不一定有利。

 由此看來,蔡總統的貿易協定盤算,最好能更精明地採多角化推動策略,兼顧其他的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多為台灣尋求對外經合出路,而不過度寄望台美協定。如此才對台灣最有利。

 蔡總統對台美貿易協定的偏愛,可謂「事證確鑿」。如去年11月,APEC(亞太經合會)在巴紐舉行年度領袖高峰會之場合,代表蔡總統與會的張忠謀先生,向美國副總統彭斯表達洽簽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意願。這是蔡總統託付張忠謀的任務。惟彭斯雖然聽進去了,也很可能已轉達川普總統,但迄今美方在這件事上並無實際作為。

 儘管如此,蔡總統對台美貿易協定仍一直念茲在茲。特別是,近日她一提再提這件事;如4月9日,她和美國華府智庫視訊連線時,表示亟盼與美國洽簽雙邊貿易協定,以降低台灣對中國大陸經濟依賴,及避免大陸藉由經濟手段干預台灣。

 次日,在台美國商會舉辦「謝年飯晚宴」,蔡總統出席,致詞時強調「我的目標是加強與美國的經濟關係,因而與美國洽簽雙邊貿易協定至關重要」。

 接著,在4月12日,蔡總統接見來訪的美國副助理國務卿米德偉時,明白表示「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AT)一直是我政府優先推動的目標」;蔡總統也說,台美近年透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對話機制,討論智財權保護、市場開放及投資保障等議題,已有大幅進展,是推動台美BAT的基礎。

 這些動態,顯示近期蔡總統確是緊鑼密鼓地推動台美雙邊經合。而其所言及的合作機制,無論是FTA或BAT、TIFA,理論上都能實現台美商品及服務市場緊密聯結互通,雙方廠商亦能藉此享有赴對方的投資便利及權益保障。更何況,蔡政府可因此深化台美在印太地區的合作關係。這種願景,在台灣理應頗受歡迎。

 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及首要進口國,因而台美經合本應利於台方。可惜,美國近期忙著和中國大陸談判貿易衝突問題,意圖在未來幾周內和中方達成協議,以讓中美貿易戰告一段落;在這種形勢下,川普政府究竟能分出多少心力,來處理台美貿易協定議題,實是個大問號。

 更值得台方注意的是,當前美國當家作主的川普總統,對外經貿政策高度強調「美國優先」,非常不願讓經貿往來對象國占便宜;不只中國大陸,連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日本、韓國這些美國的經貿老夥伴,都正在被川普政府逐一檢視彼此經貿關係是否對等、公平,且美方動不動就祭出制裁手段。

 換言之,蔡總統近期非常傾心的台美貿易協定,一旦成形,容或能藉此彰顯政治上的台美「邦誼」關係,惟在經濟上,台方卻休想占到便宜。屆時台灣內銷市場肯定被美方充分打開,讓台方業者面對新的競爭壓力。其中,美豬美牛完全開放進口,必然無法避免;單這一項就會衝擊台灣的農業存續及社會安定。

 直白地說,蔡總統當前的貿易協定盤算,過度寄希望於美國,並不精明。其實,她這方面原先的思維,並未如此偏向。回看其在2016年520就職演說,相關表述是「加強和全球及區域的聯結,積極參與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及自由貿易談判,包括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等」;當時她考量的格局是寬廣多了。

 如今,蔡總統就職已近3年,而她當初聲言要積極參與TPP、RCEP之事,卻已變得虛無飄渺。

 這期間,TPP主導國由美國變成日本,並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新名稱成立了;RCEP則正持續「以東協為主體,由中國大陸幕後主導」態勢追求成立共識。惟當前台灣和這兩個國際經合組織的關係已非常淡漠,蔡總統也很少提到了。

 其背後原因,是兩岸官方間「敵意螺旋」上升,致陸方加大力度阻擋台灣走向國際,連日本也越來越忌憚於邀台加入CPTPP。

 蔡總統實應設法緩和兩岸緊繃局面,起碼可採取「政經分離」的兩岸政策,設法對陸釋出經貿善意,如推動其新南向政策和大陸一帶一路併聯共進等,以讓台灣打開參與國際經合死結,追求多角化的貿易協定洽簽。何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