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113

論兩岸共同市場的經驗與啟示

 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這是大陸習近平主席最新對台政策講話中,最受工商界關注的主張。實際上,兩岸雙方早已有打造共同市場之經驗,相關進程並曾蒙受官方制度性協商機制的加持,惟其走過道路相當曲折起伏,也留下諸多正反面兼有的寶貴經驗,值得當今主政者認真加以總結,尋求有益啟示。其中,兩岸長期缺乏產業分工架構,以致雙方企業競合關係複雜微妙,彼此互相提防,爾虞我詐之事亦不少見,乃是兩岸共同市場發展的最大障礙。

 大陸《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屆滿4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此於1月2日發表講話,乃是對台政策的最新宣示。其中主要表明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共同振興中華民族決心,亦具體述及兩岸經濟合作願景,人們也可從經濟角度來加以研析、解讀。

 如習近平強調,「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他主張,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等。這些講法,皆是習近平心目中的兩岸經濟合作願景,其與兩岸多數工商界人士思路不謀而合,可說是頗有推動落實條件。

 但嚴格說來,其並非全屬新興事項,因兩岸雙方經貿交流,早已在有形或無形中順應主客觀條件(如兩岸同文同種),朝融合或整合方向發展;惟發展路徑常受人為扭曲,甚有導正必要。

 以最值得關注的「兩岸共同市場」而言,其早已有發展軌跡可循。若以較廣義尺度衡量,即可發現,30年前我政府甫開放大陸探親,台商即如潮水般地持續湧進大陸,且初始頗能和陸方「一拍即合」,很快型塑出兩岸互補互利格局。其主要因素並非權威力量帶動,而是台商和陸方互相需要,且「一見如故」、容易洽商,使生意很快枝繁葉茂、惠及兩岸。換言之,兩岸共同市場早已有了雛型。

 毋怪乎,昔日儘管有「戒急用忍」、「一邊一國」等人為障礙,但台商大陸投資、兩岸貿易規模仍持續擴張。甚至,在扁政府時期,台灣對大陸出口額占整體出口比重迅速升到4成之高,與當時兩岸官方敵對氛圍甚不相稱,也驗證兩岸共同市場發展趨勢難擋。

 可惜,當時因為兩岸政治敵對,造成雙方經貿關係偏斜。大陸官方運用諸多優惠手段拉攏台商,致頗多台商把經營重心移到大陸,相對上限縮其在台投入,因而台灣薪資水平未能隨兩岸經貿發展而提升,乃至台灣社會敵視兩岸經貿交流的勢力暗中滋長。

 在這種形勢下,儘管2008年接替扁政府掌權的馬政府,因與大陸官方改善關係,而在2010年與陸方簽署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使兩岸共同市場發展,首度獲得官方制度性協商機制加持。但好景不長;2014年台灣社會敵視兩岸經貿勢力集中鬧事,爆發了318反服貿學運,因而ECFA體系建構工作幾近停擺,連帶兩岸共同市場亦在台灣變為負面概念,即便是藍營政治人物,也大都不願以兩岸民間經貿持續發展事實,來公開提倡這個概念。

 因此,習近平最新對台講話之主張「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仍頗具「振聾發聵」效用。只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兩岸共同市場實須有穩固基礎,才可大可久。其中應具備的最重要元素,是兩岸產業分工架構,亦即按比較利益法則,在兩岸作合理產業布局;如寬容台灣充分發展其具比較優勢之產業,大陸不必重複投資。

 原本,馬政府時期,憑藉ECFA,有意願和陸方協商兩岸產業分工架構,惜未獲陸方積極回應;因而近年雙方企業競合缺乏章法,彼此互信程度不高,連帶雙方主政者亦無法真心包容對方的優勢產業。

 當前兩岸官方關係又是敵對,實無法坐下來協商雙方產業分工、共同市場事項。然而,大陸仍可單方面主動先做;亦即宜以習近平最新對台政策講話相關主張為基礎,儘早邀請台灣產學界共同研商,俾為兩岸共同市場穩健發展,描繪出明確「路線圖」,以備未來時機成熟時付諸實行。

 其中,兩岸產業合理分工之道,自應是主軸線。這條線畫得好,則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績效可望最大化,並由雙方合理分享;這是值得期待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