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213

城市交流可以翻轉地方經濟嗎?

 2018年11月24日臺灣縣市首長選舉,大幅改變了藍綠的城市治理版圖。選後國民黨的縣市首長當選人打算組成兩岸工作小組,展開城市交流,並希望透過農漁產品的出口、大陸觀光客的引進,提振各縣市的低迷經濟,究竟此一策略是否可行?能否帶動產業的升級轉型、翻轉經濟呢?

過去一、二年台灣觀光產業低迷,陸客觀光人數的減少雖然有韓國、日本跟東南亞的觀光客來彌補,但是每日的營業額大幅降低,加上自由行旅客以台北、新北市觀光為主,中南部相對較少,因此整體觀光產業陷入低迷。

海外觀光客消費力的降低,加上年改、普悠瑪事件造成國民旅遊下滑、觀光人數的萎縮,廠商、業者本就對未來前景悲觀,投資裹足不前,致觀光及周邊產業陷入惡性循環的境地。

此時,如果兩岸觀光缺口的突破,帶來新氣象與更多觀光客,當有助於達到旅遊基本的經濟規模,就可誘導廠商去投資,加速創新、提高加值服務,同時更有競爭力去分散出口市場,在長期也可擺脫對大陸市場的過度依賴。

至於農漁蔬果產品價格的崩盤,在於不少高階主事者以顏色,而非以專業聘任,致產銷失調、缺乏規劃,進而導致農漁產品、蔬果價格的大幅下滑,而農漁民一向是執政黨的基本盤,也因而造成選票的流失。

一般言,透過城市交流,如大陸開放更多觀光客來台,以及農漁蔬果產品擴大外銷後,預計會帶動零售、批發、餐飲、倉儲物流等各行各業的發展,以及農漁產品、蔬果價格的改善。上述觀光相關業者與農民漁民蔬果業者,多數屬M型社會中,比較基層的民眾,一旦所得有改善,很快就會有感。

不過,農漁產品的出口改善之後,必須有長期的規劃,包括冷鏈來保存蔬果,透過區塊鏈、大數據等,來掌握海外的行銷市場,甚至可以針對不同的市場採取差異化的行銷策略,才是正辦。

當然,觀光客也必須加值,因為台灣長期以來習慣把觀光客帶到夜市,消費金額也相對偏低。如果可以引進定目劇場(固定表演曲目的劇場),比如優人神鼓、明華園、霹靂布袋戲、雲門舞集等,這些劇場有國際知名度,門票收費至少一、二千元起跳,同時,搭配促銷MIT名品和文創產品等,附加價值絕對是7到10倍起跳。附加價值增加後,需要人才,進行管理、行銷、創意發想,進而帶動高階人才的需求,北漂、南漂人才的回流就有機會。

 上述定目劇場的開發的確有其必要,因為台灣觀光客晚上沒去處,只能逛夜市,如果可以推動上述的定目劇場,相信顧客可以花更多錢,而且可以在台灣留得更久!

另外,台灣沒有全球知名的景點,如泰國普吉島,新加坡賭場與環球影城,日本、香港的迪士尼樂園等。雖然故宮有國際知名度,但多數人不會為一個靜態景點跑到台灣來,所以台灣應該建立自己的特色。我們可以仿效大陸的印象系列,規劃一個民俗祭,例如在高雄可以規劃個專區,邀請台南的鹽水蜂炮、蘇澳的搶孤、台東的炸邯鄲、蘭嶼的船王祭等民俗活動聚集在一起表演。讓外國觀光客可以在一個禮拜內享受台灣完整民俗與前述定目劇場饗宴。每天晚上都有活動,可以在台灣待得更久、消費的更多。另外,韓國瑜市長的愛情摩天輪,也可以發揮領頭羊,帶動觀光人潮的作用。但如何打響國際知名度,帶動周邊地的遊艇、婚紗攝影、零售、餐飲、民宿等一系列的產業鏈,方得以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

其次,台灣的夜市都是千篇一律,如果我們可以開放1/4的場地,以較低廉的租金,吸引年輕人提出一些創意的提案,讓每個夜市那都有不同的創意,夜市更多樣化,年輕人會更有成就感,對政府的政策也更有感。

另外,政府可以提供配合款,讓旅行社開發一些優質、創意、高檔的行程,來提高旅遊的附加價值。

綜言之,城市交流可以帶來觀光、農漁蔬果的出口,有機會翻轉M型社會底層民眾的所得,使民眾有感。但重點在於,有了一定數量的觀光客、農漁出口之後,如何加值創新,發揮產業關聯效果,追求永續成長。同時,未來還有能力分散市場,而非完全依賴大陸市場及可能產生的高度風險。另一方面,明年為總統、立委大選舉,一旦政治力介入而使城市交流受挫,其他可能的備案也應有所規劃。

當然,除了城市交流帶動觀光、農漁業出口之外,服務業的鬆綁、產業化,製造業的升級轉型才是重中之重,因為產業能夠脫胎換骨,才有助於創造更多嶄新的領域,有能力創造更多高階的就業機會,進而吸引更多人才回流,並創造城市可大可久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