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118

解決空污問題,不要怕政策「髮夾彎」

 在選舉前夕的11月天,台灣西部被霧霾所籠罩,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空污陰霾,也在選前觸動全民關心健康最敏感的神經。環保團體一連3個周末於北高台中舉行「反空污大遊行」,蔡英文總統「2025非核家園」政策目標所面對「綠色的能源,紫爆的天空」之無解困境,在1111高雄反空污大遊行達到最高潮之後,在選後還需要政府提出更有效的因應對策。

 蔡總統就任兩年半以來,從北到南、每年秋冬季節,全台民眾深受空污的霾害。就行政院的能源轉型政策觀之,賴清德院長今年5月在立法院的「能源政策專案報告」強調,能源政策的核心價值是兼顧「能源安全」、「環境永續」、「綠色經濟」、以及「社會公平」的共同治理與均衡並進。賴院長在8月23日於商業總會座談會時更提出「冬天風力發電,夏天太陽能發電」,不管怎樣的天氣,再生能源都可以充分發揮功能。

 而在非核家園政策的討論方面,過去對於「核能到底安不安全」,社會賢達和專家學者並沒有一致的看法。

 在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之後,國內就陸續有反對核能的專書問世,而幾乎在同一時間,也有能源專家撰寫擁護核能的系列專書。然而,對於全國升斗小民來說,除了去年815全國無預警大停電之外,空污才是能源轉型「不可承受之重」。無論是2025年能否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或是被質疑「冬天風力,夏天太陽能」的再生能源能不能發揮功能,解決缺電的問題,是「科技」問題,還是「政治」問題?換一個提問的方式,究竟「誰說了算?」,是專家學者、還是政府官員,社會大眾有參與決策制定或政策轉型過程的空間嗎?

 正由於政策溝通涉及的層面廣泛,面對秋冬季節的空污陰霾,社會大眾除了關切「免於空污的恐懼」,更在意的還是:希望能夠參與政府能源決策的制定過程。對此,美國學者的主張是,「當政策執行的策略設計出來之後,民主的途徑就應該是最優先的首選」。尤其是當政策的形成和執行是由一群擁有不同利益、目標、策略的行動者,彼此互動結果所決定的時候,所謂「參與式治理」的概念,既翻轉了過去傳統「由上而下」、「專家學者說了算」的科技政策制定過程,也賦予在地居民、社區團體從政策規畫和設計、甚至執行發生問題後,「下情上達」,提出更合情合理的替代方案,進行「滾動式」政策方案之調整。

 比較特別的是,能源轉型所具有的科學技術本質,讓人不得不質疑,多元、主動的公民參與,賦予公民組織團體的制度性權力,是否有能力設計出彼此共存共榮的能源政策。對此,丹麥的「科技委員會」(Danish Board of Technology)做為一個官方的評估機構,所樹立科技政策的公民參與模式,值得我們的重視;一方面,該委員會隸屬於行政部門,但每年都必須向國會提出完整的年度報告,而另一方面,該委員會則是透過「公民審議」的制度設計,建立產官學與民眾共同參與科技政策的對話機制。

 此外,鄰近的日本和南韓政府過去5年來的發展,亦堪為我們的借鏡。日本在2011年福島核災之後,2013年「零核電」政策執行2年,最後在2015年重啟核電。而南韓早在2011年9月就發生過無預警的全國大停電,文在寅總統2017年就任後提出「非核宣言」,現役核子反應爐如期除役,而且不再批准新的核電建設。但因為有過前車之鑑,為了解決這個爭端,南韓政府去年10月成立所謂的「公論化委員會」,基於美國「審議式民主」的精神,由471位公民代表針對「要不要恢復核子反應爐的續建」、以及「要不要減少對於核電的依賴」兩個問題,進行「告知證據」的討論,並做出「知情知理」的抉擇。而在3天2夜的會議後,文在寅總統表示願意接受該委員會的政策建議,恢復興建2座核子反應爐,並推遲「非核」政策目標的時程,逐步廢除核電。

 「2025非核家園」推動迄今,每年都面對「綠色的能源,紫爆的天空」之無解困境,以及「減碳,反空污」作為政策訴求的大遊行,政府應該要給全民一個說法:「為什麼當前的能源轉型政策是以不穩定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為主」,「如何解決非核過渡期間,火力全開造成的空污」。更重要的是,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不是政府說了就算」! 強化公民的制度性參與機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而推遲「非核家園」政策目標的時程,穩健漸進的廢除核能,並不是「髮夾彎」,而是「傾聽民意,從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