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115

論我國經濟成長下修的必然性

 自去年8月以來,主計總處四度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半年多來政府官員對於今年的情勢總認為是穩定樂觀,不料第三季概估數一出來,成長不如預期,影響所及,四度上修畫下休止符。

不止經濟成長上修畫下休止符,日前國發會所公布的9月景氣也從復甦的綠燈,轉為低迷的黃藍燈,景氣領先指標更連續四個月下滑,綜合這些數據可以明白,我國總體景氣近期又再次轉弱。

不少人可能會感到奇怪,近期不是經常看到出口、零售、工業生產連連創新高,怎麼景氣會轉弱呢?事實上,這些總體指標原屬「遞增數列」,創新高並非什麼了不起的事,對總體經濟略有認識的人都明白:「用來衡量復甦力道強不強的,並非指標本身,而是這項指標的成長率。」

以此檢視台灣過去三年總體指標的平均成長率,有創新高嗎?當然沒有,工業生產毛額2.0%,民間投資1.5%,零售實質營收0.6%,出口更只有0.2%。別懷疑,真實的情況就是如此,不要以為這一年多來經常看到出口成長逾一成,就以為出口好的不得了,事實上這是因為2015、2016連兩年出口驟降,基數偏低所致,三年平均一下便原形畢露了。

我們可以再看一項數據,近十年(2008~2018)我國出口占韓國出口比重由61%降至55%,出口動能若真的強,豈會如此?試想去年、今年我們出口不是被政府官員形容成艷陽高照、像天氣一樣熱嗎?但用長期資料一比,便可發現我們的情況並沒有這麼好。

尤有甚者,這些年台灣出口有點熱還是拜「復出口」之賜,復出口係簡易加工,僱用人力不多,附加價值不高,產業關聯不大,其比重愈高代表出口愈是外強中乾,而十年來(2008~2018)台灣復出口比重已由5.7%升至8.5%,出口是消是長,不言自明。

眾所周知,出口是生產的延伸,而投資又是生產的先行指標,台灣過去三年投資如此疲弱,生產豈能有好成績?生產沒有好成績,又怎能期待出口有好表現?如此而薪資停滯、甚至倒退有什麼好奇怪?再者,當大家收入停滯,又得撥出薪資的三、四成去繳房貸,哪來閒錢去消費?少了這些消費動能,零售業生意清淡又豈是意外?

這些年台灣正是陷入這樣一個永無休止的低迷循環,所謂好(年增率高一點)也只是在偏低的基數上,向上波動一下而已,長期而言,我們的經濟成長率是一直下修的,1991~1995年平均7.5%、1996~2000年平均5.9%、2001~2005年平均4.1%、2006~2010年平均4.4%、2011~2015年平均2.6%、2016~2018年平均2.3%。

不相信,我們可以再瀏覽一下景氣燈號,自2011年3月迄今,台灣已有七年七個月沒亮過景氣紅燈、黃紅燈了,亦即這七年七個月的景氣是平淡而低迷的,如同大自然裡「日中則昃、月滿則虧」,今年基數高了點,明年成長就低了點,今年基數低了點,明年成長就高了點,如此循環而已。以五年平均觀察,近年經濟成長趨勢就是向下,已無法和昔日向上的趨勢相提並論。

綜合看來,台灣今天經濟的問題就出在投資不振,我們相信政府也清楚這個問題,因此近日希望藉由這一波美中貿易戰,引導台商返台投資,行政院日前已研擬為期三年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行政院甚至認為這正是台灣投資轉型的契機,因此從外勞、土地到協助投資皆全力以赴。然而,台灣長年累積的投資困境又豈是這一小波台商回台所能解決的?

眾所週知,台灣投資不振係源自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2000年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分水嶺,從民主政治而言,政黨輪替當然是好事,然而當政治競爭變為報復鬥爭,爭一國之利淪為逐一黨之利,國家體制為之動盪,社會互信為之崩解,加以經濟政策朝令夕改,兩岸政策年年搖擺,如此祭出再多優惠,又有何用?試想,誰願意在一個前景不明的地方投資?

我們認為,台灣今天的困境源於政治而非經濟,這個扭曲的政治操作,讓我們的教育政策、兩岸政策及經濟政策自2000年以來一路走歪,在如此不和諧的政治環境,不明朗的兩岸政策下,企業何來投資信心?而投資一旦不振,生產、出口、薪資自不可能出現一波波的高成長,遺憾的是,在意識形態年年鬥、天天鬥之下,二十年來台灣已由四小龍之首落至四小龍之尾,民生疲困已亟,當權者豈有不知之理?

台灣景氣已低迷了七年七個月,為台灣人民計,朝野應該考慮簽署一份和平合作協議,放下意識形態之爭,止住一切的內耗,只有如此才可能重塑良善的社會價值觀,吸引企業投資,經濟也才有機會走出低迷的循環,否則台灣經濟成長率的持續下修,只怕已是必然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