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一個決策,就讓全球金融動盪、各國產業進出口緊急縮手。隨著川普上任來的政策作為愈多,其政策標的似乎也開始浮現:美國國債及中國大陸。在此劇變之時,事先推演後續的劇本方向彌足珍貴,除可因應外在變
中美關稅戰在4月初急遽升級,全球市場關注雙方何時談判,有外媒以「據悉中國對與美國會談持開放態度」為題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方希望美國政府先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約束內閣官員、顯示對中國更多的尊重,以
為因應美國關稅戰升級,中國大陸持續調整出口結構,以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大陸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16日表示,對美出口額的占比逐年下降,2018年是19.2%,估今年第一季更降至13.5%。
蘋果趕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之前積極備貨,根據海關資料顯示,3月蘋果從印度空運價值將近20億美元、約150萬支iPhone到美國,單月出口額創下新高紀錄。
關稅議題成為時政焦點,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16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無常,企業無所適從,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不確定性增高,台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對美國出口比重達23%,在高關稅壓力下,產業
日本首席談判代表赤澤亮正16日起展開三天訪美行程,他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及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會談,他表示自己將極力爭取美國取消所有額外關稅。美國總統川普16日宣布他也會參與會議,希望能談出對美日雙
歐盟回應川普對等關稅踩煞車,也將對美關稅暫緩90日以利後續協商。但歐盟14日宣布,如果貿易談判破局,將對400多項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衛生紙、眼部彩妝、黃豆都入列。
美國關稅衝擊令企業用盡辦法因應,即使AI有侷限性,也被用來評估關稅影響,協助他們在供應鏈被打斷時如何應對。供應鏈技術服務商Altana科技長史瓦茲(Peter Swartz)說,許多公司仍未弄清
中美經貿關係持續惡化,中國自美國進口規模萎縮的同時,積極布局貿易多元化。農產品方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農產品進口國,持續尋找替代進口來源,以降低風險,巴西和澳洲農產品則抓緊機遇,迅速填補缺口,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2日公布對等關稅的同時,也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取消「小額豁免」(de minimis)政策。香港郵政16日宣布,因中美貿易戰升溫,將停止處理與美國之間來往的包裹。